喷射泵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喷射泵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两桶油垄断之门松动地炼暗战原油进口配额dd-【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1 15:51:15 阅读: 来源:喷射泵厂家

“两桶油”垄断之门松动 地炼暗战原油进口配额

中国页岩气网讯:一个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配额,搅动各方利益。

国家能源局终于“松口”,山东地炼四处游说争“口粮”,财政部、商务部、地方政府极力促成,为何到了发改委这里,“临门一脚”迟迟不发?

这场原油进口配额的暗战,背后其实是一场民营企业对垄断央企发起的挑战。

等了快半年指标还没下来

几天前,山东省商务厅召开全省石油炼化企业座谈会,东明石化、京博化工等10家省内龙头炼化企业悉数到场。

这是一场事关山东地炼未来发展的座谈会,大家心照不宣的主要议题是:1000万吨原油进口配额为何等了6个月还没下来?

2013年7月,国务院出台83号文件,明确指出“本着有利于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赋予符合质量、环保、安全及能耗等标准的原油加工企业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

紧随其后,国家能源局向有关部门和企业下发特急文件《炼油企业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条件(征求意见稿)》,开始设计地炼进口原油的分配原则和方案,并要求10月21日反馈书面意见。

为引导更多地炼企业加入,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要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原油计划指标,放开对地方炼化企业加工进口原油的限制,给予1000万吨/年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山东,是重中之重。

“原以为原油进口配额2013年国庆期间就能下发,没想到因为内部协调问题,最终还是在国家发改委那里卡壳了。”焦急的等待之后,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有些坐不住了,“虽然政策上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了,但原油配额依然不是那么好拿的。”

“1000万吨配额卡在发改委那了”

对“两桶油”来说,这个活口的放开,是有竞争意味的。

据业内人士称,该方案出台后就立即遭到中石化、中石油两大石油集团强烈反对,这也是原油进口配额迟迟无法下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原油进口配额的角逐中,财政部很快落实了国务院的政策,将地方炼化企业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配额纳入了2013年的财政收入计划。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财政部当时想尽快促成配额的下发,以便在第四季度更好地完成税收任务。

2013年9月,财政部还曾到山东就地方炼油厂情况进行专门调研,相关领导调研了七八家地炼企业,还在东营召集部分山东地炼企业进行了座谈会。

“财政部通过调研了解到,地方炼厂的生产能力完成1000万吨配额没有问题。”刘爱英坦言,地方政府、财政部、商务部对于原油配额的落实都十分积极,多方也在努力促成此事,但审批就是迟迟不下来。

据刘爱英了解,国家能源局出台文件后,在向发改委各个司局征求意见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阻力。

发改委内部有声音认为,山东地炼虽是合法企业,但新增产能没有经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就算是违规。

刘爱英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自1993年开始,国家就将审批政策权限下放,山东地炼企业的产能都经过了当地政府的审批。

“除能源局积极推进外,其它部门也想主导原油进口配额分配的相关操作。国家发改委内部具体如何协调此事不得而知,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配额的搁置。”刘爱英说。

改变,在中国石油版图重新划分以后

油源是地方炼厂的命根子,目前山东地炼企业基本形成了三个找油渠道:一是国家计划内的配额原油;二是从国外进口燃料油;三是回收分散于主要油田核心区之外散井的原油。

地炼企业用尽浑身解数找油,但还是长期“吃不饱”。

受困于两大石油公司垄断,山东地方炼厂为了生存,只能进口或从两大石油公司购买燃料油,导致加工成本要比用原油每吨高出约上千元。有些企业买不到燃料油,只能使用原油提取过后的重油,这就让企业在设备改造环节增加了大笔费用。

山东地炼是全国当之无愧的地炼老大。卓创资讯的统计显示,在中国地炼的版图上,山东地炼一次加工能力约为12455万吨,占全国地炼的66.73%,西北地炼占13%,其余分散在东北、华南等地,不成规模。就整个中国炼化一次加工能力69055万吨来说,山东地炼也占据了超18%的比例。

刘爱英告诉记者,与“老大”地位不相符的是,山东地炼每年有1亿多吨的产能,但山东所有地方炼厂每年拿到的原油指标只有179.3万吨。

长期以来,禁止进口原油就像个镣铐一般死死卡住山东地方炼厂,也限制了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这与两大石油巨头的垄断地位有着极大关系。

一直到1998年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成立前,这些隶属于山东地方政府的炼油厂与油田、大型炼油厂都相处融洽。但根据1998年石油行业“南北分治”的重组安排,国家组建了两大全产业链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

中国石油版图重新划分后,华东和华北是中石化的势力范围,东北、西北、西南则是中石油的天下。

重组后,中石油、中石化不但获得了所属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开采业务,同时获得了各自所在省份的炼油、批发、零售等中下游业务和进出口经营权。这样一来,山东地炼与两大石油巨头的合作伙伴关系,慢慢转变成了中石化在山东成品油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这两大垄断集团成立后,很快就着手对地方小炼厂清理整顿。2000年,全国清理整顿100万吨以下炼油企业,共保留82家,其中山东占了21家,为最多省份。

山东由此被划分为中石化的“地盘”。这样一来,中石化虽然不是地炼企业名义上的主管单位,但却掌管着它们的原油计划供给以及成品油销售的生杀大权。

2001年9月《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发布。国家密集出台这两大文件,意在清理整顿不规范的地炼市场。

文件规定,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两大石油集团的批发企业经营,其他企业、单位不得批发经营,各炼油厂一律不得自销。

此前,原来国家每年179.3万吨原油计划是给山东省的配额,但胜利油田归中石化代管后,根据文件,配额怎么分配就成了中石化说了算。

“活口”一开地炼年省百亿税费

“受困于原料问题,山东地炼企业2013年实际发挥的产能也就是在4500万至5000万吨左右。像京博、万通、海科、金诚等山东地炼企业都能够生产国四、国五标准的汽油,但大量优质产能被白白浪费。”

现在,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配额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炼企业的“口粮”问题,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刘爱英算了一笔账,如果有了原油进口配额计划,地炼企业在购买原油时就不需要缴纳消费税,1吨原油节省1000元左右成本。如果1000万吨的原油配额得到落实,仅税费环节每年就能减轻100亿元左右资金压力。

对于可能获得的宝贵的原油进口配额,刘爱英表示,一旦获得进口原油配额,将按照产能大小、工艺水平、能耗水平等标准进行内部协调。“对于来之不易的原油配额,我们肯定会小心使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

“如果有了原油进口配额,企业就能根据自己对国际原油市场未来涨跌行情的判断,通过期货交易来购买原油,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降低风险。”菏泽一家大型地炼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是国际油价低的时候,从两大石油集团买的油价高,国际油价高的时候买的油价更高。

一直以来,企业为了生存,微利甚至是赔本也要从两桶油那里买油。“有了进口配额后,就能够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向多家石油公司索价进行独立采购,通过竞价来压低成本提高收益。”这位负责人称。

抱团去境外 投资政策要先行

在上述省商务厅召开的全省石油炼化企业座谈会上,就炼化企业产能过剩情况、政策需求和境外投资意向等,东明石化等地炼与会企业和政府部门展开了详细讨论。

“过去山东地炼企业没有走出去、到境外进行投资的念头,主要还是受困于政策。”一位地炼企业负责人坦言,去境外投资主要是想找原料。

但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口的原油只能给两大石油集团加工,这就让企业没有了走出去的动力。“从外国开采的原油不能给地方炼化企业,花钱投资只能给两大石油做嫁衣,解决不了自己的实际需求,恐怕没人愿意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山东地方炼厂包括东明石化、京博等已有6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山东地方炼厂早已具备原油的大规模深加工能力,在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油品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也已走在了行业的最前端。

业内人士坦言,一旦有了原油配额,炼油行业的民营资本的力量不但可充分参与到国内油品市场的竞争,还可延伸到海外,进入全球石油开采领域。

在刘爱英看来,如果说过去想走出去苦于没有政策,现在一旦山东地方炼厂的原油进口配额下发,这就意味着地炼企业可以进口原油进行加工,从国外开采的原油也能拿来自己加工。

“有了政策的松绑,山东的地炼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国外开采油田,国外有些地方没有炼厂,我们还可以建炼厂,这为地方炼厂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山东的地炼企业也可以抱团搞一个联合集团公司去境外搞开发。”刘爱英说。

山东省商务厅一位人士透露说,省里鼓励合法保存下来的地方炼化企业抱团去海外发展,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以化解产能过剩。

在刘爱英眼中,大型央企不应压榨民营炼化企业的发展空间,而是应该在同行业中带头搞科研、搞创新,带领国内同行去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做竞争,创建国际品牌产品。

但原油配额已经暗战多年,地方民营炼化企业终于获得了进口配额的松动,迫切希望借此补充原料供给。“原油进口配额的问题又悬而未决,现在谈论境外投资还为时过早。”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说,眼下的情况是国际石油市场不缺油,地炼企业能够以合理的价格,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获得发展必需的油源才是关键。

责编:王亭亭

南京搅拌罐运输车

重庆碳钢封头

福建快速水分测定仪

广州芽庄沉香